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70 Advanced OC 12GB显卡的外包装采用黑色设计,定位主流市场。显存从5070Ti的16GB缩减至12GB,但仍足以运行14B的Deepseek模型。包装侧面印有烫金的“ADVANCED”标志,整体设计简洁大气。盒子上还印有ADOC的LOGO和显卡外观图,与UW系列有所不同。
打开包装后,首先看到的是说明书盒子和一把附赠的螺丝刀。螺丝刀质感良好,附件还包括RGB线缆、16PIN转接线和一个显卡支架。显卡本体以黑色为主,外观设计独具个性,但相比前一代的棱角分明风格,个人更倾向于后者。尽管外观有所改变,但ADOC系列标志性的红色小风扇RGB圈得以保留。
显卡背部采用吹透式散热设计,搭配黑色半透明亚克力框架,提升了整体质感。侧面印有“Advanced”和“iGame”的LOGO,供电接口为16PIN,5070的低功耗设计使其无需担心供电问题。显卡接口支持PCI-E 5.0,金手指设计更为复杂。核心背部配备大量MLCC电容,确保高频运行时的稳定性。输出接口为3个DP和1个HDMI,高端型号可能额外增加一个HDMI。
背板采用金属与亚克力材质,亚克力部分用于散热开孔,金属背面贴有绝缘贴纸以防止短路。拆下背板后,可以看到5070的背面设计比5070Ti和5080更为简洁,元件数量减少。散热系统采用镜面底座和7条热管,搭配2.5槽散热器,足以应对250W的功耗。PCB设计因核心功耗较低,供电部分相比5070Ti有所缩减。
5070采用GB205核心,编号为300-A1,推测为满血版本。显存与5090D和5070Ti相同,型号为K4VAF325ZC-SC28,标称速率28Gbps,超频潜力可达32Gbps。核心控制器为力智U9512R,MOS为万代AOZ5310NQI,整体电路设计为11+3相。GPU-Z信息显示CUDA数量为6144个,ROP为80个,显存为12GB 192bit GDDR7。测试平台为9800X3D处理器,搭配32GB DDR5 6000C28内存,驱动版本为572.50。
在室温23℃的封闭机箱环境中,单拷FurMark测试显示整卡功耗为252W,风扇转速低于1600转,核心温度67℃,噪音仅为33.6分贝,表现安静。理论测试中,5070的3DMark TS GPU分数为22539分,比4070S高出10%。DLSS测试中,5070在开启DLSS后与5070Ti基本持平,DLSS技术表现优异。渲染测试显示5070性能约为5070Ti的80%,考虑到价格差异,性价比突出。
工业软件测试中,5070与5070Ti差距不大,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。2K游戏测试中,5070性能约为5070Ti的84%,能够流畅运行高画质3A大作。4K分辨率下,5070与5070Ti的差距扩大至20%,显存容量成为瓶颈。开启DLSS4后,5070在4K分辨率下的帧率显著提升,例如《2077》帧率可达170+,适合高刷显示器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