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RTX 50系低端卡登场,RTX 5050的出现却有些不一样,接下来,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这款显卡的表现。
本次评测的RTX 5050为三风扇版本,作为入门显卡,130W的TDP搭配三风扇设计,让人想起三风扇的GTX 750 Ti,只不过,当年的设计偏花哨,如今却成了必要配置。
包装延续七彩虹一贯风格,没有变化,Ultra系列的嘻哈风格设计依旧,配件包含iGame魔术贴和说明书。
显卡采用大面积镂空设计,PCI-E挡板为双槽,整卡厚度达2.5槽,显示接口为3DP+1HDMI,其中DP升级至2.1b,HDMI升级至2.1b,其实完全可以压缩为双槽设计,供电接口为单个8Pin,Ultra的Logo在RGB灯光下视觉效果出众,这也是今年的特色之一。
拆解后可见,风扇型号为ID-Cooling ID9215M12B,参数为12V 0.25A,风扇背面一圈贴有止震棉。
散热本体配备2根6mm热管,对于130W功耗来说,散热能力略显冗余,PCB相对小巧,核心供电电路、显存电路可通过框选大致区分。
整卡采用4+2组供电设计:左侧4颗供电覆盖核心及外围电路,右侧2相供电为4颗显存供电,核心控制器为万代AOZ73004CQI(ENC0),单路4相控制;供电组均采用万代AOZ5311NQI一体MOS,供电能力达55A,显存为两相控制,MOS由UBIQ M3092M与M3098M组成一上一下设计。
核心型号为GB207-300-A1,启用2560个CUDA核心,采用TSMC 4N工艺,显存为4颗三星GDDR6颗粒,单颗2GB,等效频率20Gbps,128Bit位宽下读写速度达320GB/s。
• CPU:Intel Core i9-14900K
• 主板:华硕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
• 内存:宇瞻暗黑16Gx2 DDR5 6400 C32
• 主硬盘:达墨水瓶座2T
• 散热:鑫谷昆仑MU-360 ARGB
• 电源:鑫谷数智DM-850G
• 环境温度:30℃
• 系统版本:Windows 11 24H2
• 驱动:576.88
测试项目涵盖游戏基准、渲染、专业、AI和游戏实测五大类,对比对象包括镭风RTX 4060 8G、七彩虹RTX 3060 bilibili OC 12G、NVIDIA GTX 1080Ti 11G,除总表以RTX 4090为基准,其余均以RTX 4060为基准,绿色代表表现更优,红色代表表现欠佳。
目前2.66版本GPU-Z无法完美识别RTX 5050,核心频率默认2317MHz,Boost频率2647MHz;显存频率2500MHz,容量8GB,位宽128bit,带宽320GB/s;支持Resizable BAR、CUDA、光线追踪等技术,驱动版本为576.88,发布于2025年6月24日。
3DMARK测试中,RTX 5050在DX11测试中略领先RTX 4060,但DX12游戏中稍有落后,整体性能约为RTX 4060的97.5%。
超采样性能方面,在DLSS 4 4倍帧生成加持下,RTX 5050对比RTX 4060,非DLSS 3与DLSS 4场景均有明显领先,最高领先60%;原生和DLSS 2场景下,即便4K环境也稍有落后,8GB显存和小核心设计,让其在高分辨率、高带宽任务中略显吃力。
Superpostion Benchmark、DX11 Valley&Heaven Bench等旧软件测试中,RTX 5050性能不敌RTX 4060,但在支持DLSS 3的UE5 EZBench中,性能与RTX 4060基本持平——老软件落后0.2%,新软件领先0.5%。
选用Blender 4.2 + VRay 5&6渲染器测试,即便GDDR6显存超至20Gbps,RTX 5050仍无法凭借带宽优势追上RTX 4060,传统老软件Blender测试中差距更明显。
SPEC Viewperf2020测试中,RTX 5050表现亮眼,性能领先RTX 4060 9.2%。
Ollama与MLPerf测试显示,RTX 5050的GDDR6内存在高带宽需求场景有一定优势,但小模型下,核心性能不足会拖累AI表现。
传统光栅游戏:RTX 5050优势明显,《古墓丽影:暗影》等游戏大幅领先,整体领先RTX 4060 5.5%,领先RTX 3060 20.1%,领先GTX 1080Ti 15.4%。
光追游戏:表现仍优于RTX 4060,仅《赛博朋克2077》等高压力游戏帧数落后个位数,整体落后RTX 4060 13.6%,领先RTX 3060 34%,领先GTX 1080Ti 11.3%。
DLSS游戏:部分场景优于RTX 4060,尤其支持DLSS 4的游戏,帧数优势可达两倍,整体领先RTX 4060 14.4%,领先RTX 3060 46.2%,领先GTX 1080Ti 35.7%。
DLSS+光追:RTX 5050优势显著,仅高压力游戏(如《黑悟空》)与RTX 4060差距不大,整体领先RTX 4060 18.1%,领先RTX 3060 62%,领先GTX 1080Ti 14.3%。
传统光栅游戏:RTX 5050仍保持领先,整体领先RTX 4060 8.7%,领先RTX 3060 17.8%,领先GTX 1080Ti 11.1%。
光追游戏:性能开始缩水,《赛博朋克2077》《光明记忆:无限》等游戏落后明显,整体落后RTX 4060 32.4%,领先RTX 3060 9.5%,领先GTX 1080Ti 4.1%。
DLSS游戏:关闭光追后压力减轻,性能回升,整体领先RTX 4060 19.4%,领先RTX 3060 44.3%,领先GTX 1080Ti 33.6%。
DLSS+光追:仅能与RTX 4060持平,部分DLSS 4游戏无法实现2倍性能提升,整体领先RTX 4060 10%,领先RTX 3060 60.4%,领先GTX 1080Ti 13.9%。
OCCT 13.1烤机测试中,核心温度68.7℃,显存温度56℃,风扇转速2170转,平均核心频率2610MHz,功耗130W。
将功耗拉至111%后,平均核心频率达2708MHz,核心温度升至73.1℃,显存温度58℃,风扇转速2200转,性能收益可观。
3DMark Speed Way烤机测试,显卡功耗130W,频率提升至约2900MHz;同样拉至111%功耗,频率接近3GHz,达约2984MHz。
七彩虹RTX 5050 ULTRA提供11%的额外功耗空间,配合三风扇设计,频率和性能更高,散热无需担忧,原本以为RTX 5050会推出96bit 12G版本,显然低估了NVIDIA的策略,核心本身的性能限制是其最大问题,最终市场选择如何,还看用户反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