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现在300元价位上什么路由器最火,磊科N60Pro肯定算一个,本来只是买来玩玩,没打算写点什么,拆到一半想着,既然都拆了,不如分享下这台机器的情况。
机器本体外观不算好看,这是它最大的槽点,但考虑到可玩性,倒也能接受。
接口配置很到位,标配2个2.5G网口和3个1G LAN口,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配置,已经很顶了。
背部有散热孔,拧下三颗螺丝就能打开外壳,不算复杂。
打开外壳能看到硕大的散热片,机器的天线是我后来焊的,因为拆下来改内存了,原机天线状态好不少。
拆主板得把焊上去的天线全取下,这步比较麻烦。
主板背面没有任何IC,只有5颗电容。
拿掉另一侧的散热片能看到主板本体,用的是标准MTK方案。
CPU是熟悉的MT7986,四核A53架构,旁边是一颗512MB的ESMT DDR4内存。
千兆交换机芯片为联发科MT7531。
旁边有两颗2.5G的PHY芯片,型号是SLNW8。
2.4G芯片为MT7975N,支持4x4 MIMO,最大速率1200Mbps。
5G芯片是联发科MT7975PN,最大速率4800Mbps,同样支持4x4 MIMO。
5G芯片旁边是一颗128MB的ROM芯片,也来自ESMT。
磊科原生系统是openwrt,默认开启SSH功能,不刷机也有不少玩法。
刷机需要通过SSH连接后台,默认IP是192.168.0.1,账号useradmin,密码是初始化路由设置时的管理密码。
进SSH后,先把mtd1、mtd2、mtd3和mtd5备份,避免刷坏机器后没法救,备份命令如下:
useradmin@N60PR0:~# dd if=/dev/mtd1 of=/tmp/mtd1_BL2.bin
useradmin@N60PR0:~# dd if=/dev/mtd2 of=/tmp/mtd2_ubootenv.bin
useradmin@N60PR0:~# dd if=/dev/mtd3 of=/tmp/mtd3_Factory.bin
useradmin@N60PR0:~# dd if=/dev/mtd5 of=/tmp/mtd5_ubi.bin
备份完拖到本地就行。
固件可以在https://firmware-selector.immortalwrt.org
下载,搜索N60Pro能找到uboot和固件,把uboot上传到tmp文件夹,输入mtd write /tmp/uboot文件名 FIP
刷入uboot,看到相应反馈就是刷成功了。
之后拔掉电源,按住reset键插入电源,看到蓝灯闪烁时松开,电脑设置固定IP:IP地址192.168.1.2,子网掩码255.255.255.0,默认网关192.168.1.1。
浏览器输入192.168.1.1,打开uboot后台,上传固件刷写。
更新完成后,路由器会重启,重启后把网卡设置为自动获取IP,输入192.168.6.1就能进入OP后台。
此时机器信息如下:
型号:Netcore N60 PRO
架构:ARMv8 Processor rev 4 (v8l) × 4(温度39.0°C)
CPU温度:38.7°C,WiFi温度:39°C
目标平台:mediatek/mt7986
固件版本:ImmortalWrt 24.10-SNAPSHOT r33010-c8f9b0f83cbb / LuCI openwrt-24.10 branch 25.087.19551-6da215f
内核版本:5.4.284
作为有USB3.0的机器,512MB内存不够用,跑docker很吃力,直接硬改2GB,我用的是镁光D9ZFW内存,单颗2GB,DDR4 3200频率。
开机后会自动重启一次识别内存,之后就能看到2GB内存了,这点上MTK比高通方便,高通还得刷CDT才能正确使用对应大小的内存。
改完内存后,内存信息变成:
已使用:248.02 MiB / 1.95 GiB(12%)
已缓冲:11.35 MiB / 1.95 GiB(0%)
已缓存:50.24 MiB / 1.95 GiB(2%)
不过焊回天线时不小心搞坏了,现在这台机器的无线速度很差,这也是焊接天线容易出现的问题,要是IPEX接口会好很多。